小学生如何写描写人的作文,小学日记应该怎么写

一方面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题目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写人的作文要突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写动物或写景物的作文要突出动物或者景物的独具特色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写动物或景物时与景与物的情感交流。比如说写妈妈的特点是唠叨,那就要写一件有关妈妈爱唠叨的事;如果写的是爸爸爱喝酒的毛病,就最好要写一件爸爸喝醉酒的事情来表现这个特点。

1、小学生如何写描写人的作文?

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是记叙文,就是讲述,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讲故事。其中可以分为四大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其中写人的记叙文是一开始就要练习的。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时,老师多会布置一些诸如《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桌是_____》《自我介绍》等等诸如此类的写人的题目,也就是说,如何去写一个人,把一个人写好,是小学作文打基础的主要方面。

要想写好人物类的作文,就要先搞清楚几件事,第一:都写些什么人?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接触的人也是有限的,所以这个阶段写人的作文,一定是围绕着学习和生活来选择人物的。大概可以分为五类:1.写自己,2.写家人。3.写老师,4.写同学和朋友。5.写陌生人,前四类人都是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人,都是小学生身边的人,所以写人物类的作文往往从这几类开始。

这也印证了一点:作文要真实,要来源于生活,最后一类人的写作多是从小学高年级阶段才开始有的。需要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对于陌生人,选取一个观察的角度,多是从侧面,通过自己的的观察去理解人物,去揣摩人物心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一定是真情实感,第二:先写外在特点,再写内在特点。所有的老师都会说,写人物要抓住“特点”,

可是什么是特点呢?这里面我将特点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就好理解了,一个是外在特点,一个是内在的特点。什么是外在特点呢,简单说,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一个人的外貌长相,高矮胖瘦,衣着姿势,习惯动作,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肉体的观察能发现的。写一个人,首先就要抓住人物的外在特点进行描写,什么又是内在特点呢?对应外在特点,就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这里主要指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爱好,等等,因为外在特点是看不到的,在描写的时候,就要通过一些事例去表现。比如说写妈妈的特点是唠叨,那就要写一件有关妈妈爱唠叨的事;如果写的是爸爸爱喝酒的毛病,就最好要写一件爸爸喝醉酒的事情来表现这个特点,总之,通过典型事例,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或爱好方面的特点,才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形象、丰满起来。

给人一种如见其人的感觉,三:几种人物描写的手段要灵活运用。如何让写人的作文给人一种“如见其人”的感觉呢?这就要学会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手段了,其中包括:1.外貌描写。2.动作描写,3.心理描写。4.神态描写,5.语言描写。以上每一种方法,都可以讲上几节课,比如上面提到的,如果写爸爸醉酒的事,把爸爸喝醉时的动作、神态、语言都运用上去,一个醉酒的爸爸就浮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2、小学日记应该怎么写?

1.记流水账,记下从早晨到晚上一整天的活动,是一种初期练笔;2.描述见闻。写出日常所见所闻,描述越具体越细致越好,是一种扩展性的练习;3.书写感想,叙述对所见所闻的感受体会,是一种思考性的锻炼,也是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一种练笔,其中也是培养三观的过程;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不错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3、小学孩子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东拉西扯,经常偏题,这个怎么办?

小徐老师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最头疼就是看到孩子们写作文东拉西扯,跑题偏题的现象,因为作文一旦跑题偏题就意味着作文分数极低,小徐老师研究了一下造成小学生作文东拉西扯、偏题跑题的常见原因:一、开头啰嗦、绕圈子,不能很快切入主题。例如写游记的作文——《某某地游记》,很多小学生经常会从早上几点起床,怎么上车,拿了哪些东西,一路上看见了什么说起,然而洋洋洒洒写了三百多字,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而真正到达目的地却三言两语结束游览了,

像这样的文章就偏离了作文主题,给人以“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感觉。二、所选材料和所要表达的中心相去甚远,材料不能为所表达的中心服务,无论是写人的记叙文、还是写事、写景的记叙文,要想的内容一定和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高度一致,时刻围绕一个统一的中心来突出。例如写《浓浓的母爱》,题目是浓浓的母爱,那么所选的事件应该突出自已的妈妈是多么多么爱你,做的事多么令你感动,但是所选材料却是你的妈妈每天抱着手机,刷抖音、玩游玩、爱打扮,不爱做饭等,这样的文章就是材料离题万里了,

三、文章行文就像“流水账”,没有详略和细节描写,没有要突出的中心。任何一篇文章要突出中心,都需要剪裁,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处景物,都要安排从哪些切入写起,为了突出中心,哪里要铺垫,哪里要衬托,哪里要详写,哪里要略写,哪里要做精雕细刻,哪里要一笔带过,哪里要抒情点题等都要提前构思好,而思路混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甚至为了凑字东拉西扯,或者记“流水账”,同样是跑题偏题,中心不明的表现。

四、开头、结尾以及行文中缺少点题、扣题,突出中心的句子,为了避免以上这些问题,小徐老师从作文内容、表现手法及结构安排上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开头快速点题、切题法。所谓点题,就是重申作文题目,导出写作中心,所谓切题,就是切入正题,总起下文。即快速引出下文要集中表现的内容,例如,写《我最敬佩的人》开头两段是这样写的: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我非常尊重而又敬佩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优点很多,他才华横溢,能歌善舞,口才更是没的说,乐于助人更是他的美德。第一段开门见山,点出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爸爸,第二段快速切入正题,总起下文。再如,写《暑假里去看海》,从题目可知,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但是文章从哪里写起,直接关系到文章是否选材集中,中心突出,因此,即使去看海前或者在去看海的路上再兴奋也要略写,开头要迅速切入“看海”这个正题,如果写了半天还没有到达海边,那就是跑题了。

大家看下面这两种不同的开头写法:1、终于可以去看大海了,我兴奋的一夜没睡好,天还没亮,就早早起床收拾自己要带的东西了,我带上泳衣、泳圈,还有我爱吃的各种零食等。六点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车站,登上了去青岛的火车,我的座位正好靠着车窗,我抬头向外一看,哇,好美!田野上绿油油的庄稼就像一望无际的青纱障,微风吹来,绿波荡漾,像是绿的海洋。

田埂上,水渠边不知名的小野花开得遍地都是2、终于可以去看海了,一路上火车飞驰,而我的心比火车跑得还要快,早已飞向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当耳边响起了海欧的欢叫声和浪花追逐嬉笑的哗哗声,我知道我终于到达海边了,透过沿海飞驰的大巴车车窗,我举目远望,虽然在电视上,在画报上,我曾无数次看到过大海和画面,但真正来到它身边还是被它的宽大无边和波澜壮阔的气势惊呆了。

从以上两段来看,第一段就没有迅速切入正题,正题应该是题目中所提到的“看海”,而不是去时路上的风光,写路上的风光跟大海风光毫无联系,这就叫跑题了,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切记和主题无关的内容一概不要写。而第二段则做到了迅速点题,切题,将笔锋直接引向“看海”,写大海的风光上来,二、选材典型,不离中心,材料有详有略,主次分明,中心突出法。

作文无论是表现人物、叙事言情、还是写景状物,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撑,只有选好材料才能集中表现文章的中心,如上文提到的《我最敬佩的人》,既然第二段已经从“爸爸才华横溢、能歌善舞、口才好,乐于助人”几方面总起下文了,那么选支撑人物品质的事件就要典型,真实,有说明力。而且所选事件不能都详写,要有详略,主次分明才能中心突出,

从选材来看:1、爸爸在公司举办的年会上表演节目得了一等奖。2、爸爸能说会道,帮邻居解决家庭纷争,3、爸爸乐于助人,常年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王奶奶。4、爸爸关心我学习,教我做人道理,以上几个材料,如果全部用同样的笔墨来写的话,就会让人感觉平淡无奇如白开水,因此在构思,可以一详一略搭配着来写,详写的事件要不惜笔墨,浓墨重彩突出表现爸爸的可亲可敬,略写则简洁明了,起到丰富文章内容,衬托中心的作用。

三、文首初显中心,行文主体突出中心,结尾总结揭示中心,三者遥相呼应,缺一不可,文首的点题、切题都是直达中心的办法,而行文主体突出中心才能使文章时刻扣住主题。行文主体要想突出中心,必须有指向中心的细节描写,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融入细腻真实的描写之中,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满,中心突出,脱离内容空洞,或偏题跑题的危险。

行文突出中心的方法如下:1、细心观察,在平凡小事中细细描写见真情,2、在记叙中插入细腻的心理描写来抒情。3、从动作、神态上找贴合中心的细节加以描写,如下图所示:在考试作文阅卷中,只有中心突出的作文才有资格跃升为一类文,但是很多同学不明白怎样才能让中心突出,其实中心突出就是要不断的扣题,点题,文首要扣,文尾也要扣,行文中间也要有紧扣主题,突出中心的描写和抒情。

那么文章的主题中心是什么呢?一方面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题目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写人的作文要突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写动物或写景物的作文要突出动物或者景物的独具特色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写动物或景物时与景与物的情感交流,要把这些突出出来,才能达到了突出中心的效果。同时学会了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等手法也可以让语句丰满起来,解决了孩子一写作文就干巴巴,不知写什么,甚至东拉西扯凑字的烦恼,

四、在作文结构安排上,善于使用中心句、要善于铺垫、过渡句,使结构严谨,叙述内容不离中心。写作文时善用中心句可以使每段都有叙述的中心,善于铺垫并善用过渡句又可以形成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总分或者总分式的结构安排可以极大的减少偏题跑题的现象,如下图所示,这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就在第二段开头用了中心句,全段围绕小狗“点点”的可爱来写,第三段就用了过渡句,既总结了上文又总起了下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中心突出,而且第二段选取几个片断来略写小狗的生活习性,突出小狗的可爱。

第三段则详写了一件小狗藏我的鞋的事,突出了我和小狗的情感互动,使文章读起来妙趣横生,再加上简短有力的结尾,总结全文,更加突出了中心。在小学语文课本教材的学习中,善用中心句,过渡句的文章也不少,例如《秋天的雨》《多彩的非洲》《与象共舞》等文章都可以拿来借鉴,五、结尾首尾照应,总结全文,进一步扣题突出中心。

结尾要想更集中的突出中心,不偏题不跑题,关键在于一方面要果断的收束全文,在文章主体部分,把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景、物的特点饱满的表现出来了,就要果断的收束全文,和中心无关的内容一句不要啰嗦,另一方面收束要简洁有力,能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照应开头,这样才可以使全文集中起来不离中心思想。首尾照应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环境描写照应,有前因后果照应,有修辞照应,有抒情照应,有回味照应等,如下图所示。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