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近二十年,总结一下中小学作文跑题的原因及改进方法。一,审清作文要求,确定紧扣作文要求的作文题目,但每次改作文,都要细改个别同学的作文,因为要拿来作为典范供全体同学学习和仿效的,二、作文一般应该按照两条路线来教学,小学生作文一般是命题作文,不设审题难度,但初中,高中学生有材料作文,对审题,对抓材料所表达的深意有一定要求。
1、初一的语文作文有没有提升的办法啊?
感谢邀请!初一作文肯定有提升的办法哦!从小学升入中学,还是要以记叙文为主,作文字数要求更多了,不少于600字。内容要求也更丰富了,要描写细腻,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源于生活抓素材,多找感动类的素材:人与人、人与和物与物之间的感动瞬间,都是写作的好素材。二、意在笔先,确定中心,如果是命题作文,那就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去生活中选素材,选最能表现中心的正能量的素材。
三、根据中心确定写作的重点部分,四、把重点部分写细,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才明确。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再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把重点部分写细,给读者呈现出一幅一幅清晰又灵动的画面,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中心更加突出,五、再研究开头巧设悬念,结尾表达自然等,如果是话题作文,还需拟个恰当的题目,要是命题作文,就不用拟题了。
2、初一学生语文不好,作文老写偏题怎么办?
本人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近二十年,总结一下中小学作文跑题的原因及改进方法:第一,没有审清作文题目或要求,小学生作文一般是命题作文,不设审题难度,但初中,高中学生有材料作文,对审题,对抓材料所表达的深意有一定要求。比如:寓言式故事材料,要考虑寓言所蕴含的寓意,如图像这样的材料,要先分析材料,本寓言说的是,一棵大树在别人以为办不到的情况下办到了自己想办的事。
因此:文题可以拟为《创新,没有什么办不到》或者《有目标才会有方法》等等!如果仅从大树也可以走遍世界来扩写一篇童话,没有从寓言的寓意上来确定文题和内容,就是跑题了!还有漫画式作文材料,也要考虑漫画所表达的深意,一般漫画多蕴含讽刺现实的深意,那么就从它的讽刺意义出发去确定文题,确定作文主题:比如下图材料:有一篇零分作文,写的是他发现学习好的同学都头发少,这就完全偏离漫画所表达的深意了,
二,开头没有扣题。有的同学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好大一个圈才回到题目立意上,比如:写一篇游记,开头大篇幅内容写去旅游前的准备,而真正到了目的地却寥寥数语结束了,这肯定就跑题了。三,结尾偏离文章表达的中心,写了些无关上文的内容,比如:写《勤劳的妈妈》,开头和正文都围绕妈妈怎么勤劳来写,末尾却写:我的妈妈不但勤劳能干,而且热爱小动物,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我爱我的妈妈。
如果前文没有写热爱小动物,热心公益和奉献的事,那么就有跑题的嫌疑,所以,作文的结尾起总结全文的作用,不要一看字数不够,再多写点凑上点吧,这样不到不提分,反而减分。四,选材不得当,不能表现题目或中心内容,作文选材就要选最能表现中心的典型事件,不要题目写《他真聪明》,中间选材却不能表现他的聪明。这也是跑题的一种,
应坚决杜绝。五,因作文字数不够而胡乱凑字,这是小学生常犯的错误,一看后文写不下去了,无事可写了,就信马由缰,想到什么写什么,完全不够中心意思,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字数再多也得不了高分。总之,要想写作文不跑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审清作文要求,确定紧扣作文要求的作文题目,二,开头结尾简洁明了,紧扣题目,紧扣主题,做到结构紧凑。
3、孩子初一语文老师上课跑题,不讲课本的重要知识,怎么办?
我作为一名二十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老师上课不讲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深感无奈,是语文老师不愿意讲吗?是因为教改改出来的结果啊!因为,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不考的呀!除了古诗词背默,名著导读,还有什么内容是中考会考的呢?语文阅读理解增加题量,扩充取材范围,考题可谓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能考到,唯独课本上的文章不考,试问,在大海捞针般的语文命题中,你不知道会考什么,但你清楚地知道不考什么,你还会把精力放在肯定不考的内容上吗?除非,你不需要考试成绩。
所以,我也很奇怪,其他科目都以课本为本,万变不离其宗,怎么考也脱离不了课本,偏偏语文不按课本来考,那么编教材的一帮子专家天天在那儿吹教材编得多么出神入化,想骗谁呢?既然教材上的课文都是千挑万选的经典作品,为什么不能作为考试的命题来源呢?非要东搂一把西搂一把搞些大多数人都读不懂的狗屁文章来考呢?设的题让人摸不着头脑,给的答案连文章作者都莫名其妙,这就是某些语文教改专家的卓越功勋?我敢肯定地说,按现在的搞法,语文课本完全可以不当回事,只要把古诗背会默写对,名著导读记一记,就可以扔到一边了!哪有什么重点内容?记得当年,我们学语文,完全依托教材,老师精讲课文,课后布置精练,学文学常识,学语法,哪个学生的基本功不是打得挺扎实的?他们非闹着要改,改成功了吗?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家长还误会老师上课不讲为了补课讲,但其实都是语文教改给闹的!让大家都白忙活,徒劳无功,
4、各位语文老师,请问您如何上作文课,又如何批改作文的?谢谢?
欢迎关注“高分语文英语”,驻足这里就能学习和进步!一、这是一个系统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只概括说一说。二、作文一般应该按照两条路线来教学:一)按照作文的类型来教写作文,笔者把作文分为七类:1、写事2、写人3、写景4、写物(说明文)5、写理(议论文)6、写图(看图作文)7、写想象二)按照审题立意、结构思路、内容材料、语言文采等四个要素来教学三、具体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的头条号以后会有详细说明,可以关注。
)但是写作文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写什么;2、怎么写(方法待续)四、至于改作文,由于老师时间有限,批改大量作文只能快速地把每个同学的重要优点和缺点指出来写明批注,部分细节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每次改作文,都要细改个别同学的作文,因为要拿来作为典范供全体同学学习和仿效的。如下面的作文,笔者是这里批改的:原稿:修改稿:如果觉得不错,有请关注点赞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