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亭》超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寄理想与主人公,抒发反封建礼教的主题,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法,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积极浪漫的表现形式,形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高度统一。要问“汤显祖和关汉卿的戏曲谁更捧”,他们的作品有对反抗控诉和揭露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严竣残酷和贪赃枉法,好人蒙冤受屈,坏人逍遥法外的不平世道的呐喊等。
1、如何评价汤显祖的《牡丹亭》?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亦称《还魂梦》,《牡丹亭梦》。明汤显祖惊世之作,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一《牡丹亭》超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寄理想与主人公,抒发反封建礼教的主题,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法,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积极浪漫的表现形式,形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高度统一。
二《牡丹亭》大美的语言与曲调抒情,描绘人物性格,刻画内心世界极其细致,表现出作者极高的语言成就,釆用宜黄腔(南曲四大声腔海盐腔衍化而来)为基础,清新典雅别貝一格。三《牡丹亭》也是别剧种广为移植的剧种之一,京剧,秦腔,越剧,川剧,黄梅戏诸剧种都有改编搬演,四《牡丹亭》己走出国门,为世界戏曲界所器重在世界最著名剧本排行榜中,唯一入选的中国剧本是《牡丹亭》,列32位。
2、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反应当时什么社会情况?
明初是封建礼教对妇女拘禁特别严厉的时代,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当年就下了一道诏令:“民间寡妇,三十年前亡夫守制,五十年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从此,从皇帝、皇后、大臣到御用文人,都不断炮制提倡三从四德的封建读物,来束缚妇女的身心,杜丽娘午间闲眠、裙子上绣了成双的花鸟,都要受到责备;更被禁止去花园游玩。
她当然不可能有自由的爱情,可以说,杜丽娘比元杂剧中的崔莺莺更不幸,她根本没有遇到青年男子的可能。《牡丹亭》问世之后,“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色”,(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特别在女观众、女演员、女读者中激起极大的反响。杭州女伶商小玲,不能与意中人结合而郁郁成病,演《牡丹亭》“寻梦”、“闹殇”时,每次都“缠绵凄婉,泪痕盈目”,
3、汤显祖和关汉卿的戏曲谁更棒?
汤显祖(公元1550~1617年)。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杰出诗人,明代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义仍,号若士。是明万历十一年的进士,师从罗汝芳,为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官至礼部主事,以劾首辅申时行,贬官为雷州徐闻典事,后奉调浙江遂昌知县,又以忤权贵而落职。卒后韩敬辑其诗文为《玉茗堂集》,汤显祖戏曲创作有《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因所著“四记”内容皆以梦境穿插,故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文学创作主张立意,思想内容在其作品中具体体现,他一生蔑视权贵,抨击封建腐败权奸;晚年清贫淡泊。他的作品有描写‘鬼魂’丽娘与贫困书生“花园幽会”的浪漫爱情故事,有写落难学子宿店得道士授枕,梦游人生“富贵荣华”后的泡影破灭。有叙妄徒醉酒入梦得圣招为驸马、加官进爵后倾权淫乱无度,终被逐出宫门的“梦魇之碎”,
还有描述庶女与才人相爱成婚后因故失散,最终喜得团圆的“以沫忠贞”故事。关汉卿(公元1219~1301年)中国元代戏剧作家,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一斋,解州(今山西运城)人,汉族。籍又有元大都(今北京市)人,和祁州(今河北安国市)人等说,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非凡卓越。
关汉卿最著名作品是描写元代冤狱的《窦娥冤》,及叙述历史故事的《西蜀梦》、《单刀会》、《单鞭夺槊》等杂剧尚知有六十多部,现存有十八部,他的散曲小令今仍留有四十多首,套数十多首。且内容丰富,格调清新;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明人藏晋叔,据家藏及御戏监所抄录校编的“元人百种曲”~《元杂剧剧本集》中,关汉卿的作品大都收集在内。
在明万历二十六年刊发息机子所编的《元人杂剧选》中,关汉卿的杂剧散曲均录入其中,关汉卿代表之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写窦娥冤案如狱,血溅白练、六月降雪,为誓铭冤的人物刻画和剧情展现至今在戏曲舞台上演出。要问“汤显祖和关汉卿的戏曲谁更捧”?一个是出生明代书香门弟、知识渊博所造就出来的戏曲文学家,另一个则是早于他朝代的自形“不伏老”及“倜傥博学”的元代杂剧剧作家“曲圣”。
他们的作品有对反抗控诉和揭露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严竣残酷和贪赃枉法,好人蒙冤受屈,坏人逍遥法外的不平世道的呐喊等,有著述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的美好追求,以“借画还魂”终成眷属爱情故事的展示,来对封建礼教森严制度的批判及对“伦理钢常”格守思想的驳斥等。他们的“戏曲(剧)”作品几百年得到留存,风格特色各有千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