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虽然也算是河南方言,但不能代表正宗河南方言。唱豫剧的晋城、长治二地市,其语言与河南济源市方言差不多,也不属正宗河南方言,首先河南方言,应指以开封和郑州一带的方言(这两地也有细微区别),以上3个数字相加,共约2.6亿人说河南方言,编辑本段“河南话”地域分布已经认定“河南话”视为概念,那么河南省内不同的方言都可以称为“河南话”。
1、河南哪个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话?
抛开语言分类而言,河南各个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话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话,并且最好听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乡话。站在个人的角度,我认为开封话最能代表河南话,我老家平顶山,说着鲁山东边的方言,但在大学期间认识了很多开封的同学,感觉他们的方言比较有意思,特别是开封方言无论是信阳、焦作、济源、安阳的都能听懂。
开封给我的感觉就是说话轻飘飘的,音调比较好听,似有若无,那时候经常听室友讲开封话,像“没力儿、不孬、没啥事儿”等等代表着浓浓的开封音。我们有时也开玩笑讲,北宋时候皇上上朝会不会也说开封话,比如“今有啥事儿,这咋弄的啊”等等,总之,至于哪个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话,这个不会有统一的标准,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风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点。
2、河南有哪些奇葩的方言?
1.青蛙“青蛙”不叫“青蛙”,叫“黑马”,2.知了“知了”不叫“知了”,叫“马挤了”。3.早晨“早晨”不叫“早晨”,叫“早起”,4.生病“生病”不叫“生病”,叫“不带劲”。5.没有“没有”不叫“没有”,叫“木有”,6.可以“可以”不叫“可以”,叫“中”。7.客厅“客厅”不叫“客厅”,叫“堂屋”,8.晚上“晚上”不叫“晚上”,叫“黑老”。
3、河南哪个地方的方言最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河南方言是焦作话,焦作古称怀庆府,因盛产中草药而闻名,现在的怀山药即为滋补食品,值得提醒的是,有好多人(包括媒体记者)误写为准山药。与焦作话差不多的是济源话,济源过去归焦作管,后来析置出省管县级市,渐而成了副地级、正地级市,这两个地方的话,明显与其他地区河南话不同,其他地区的话,除过信阳南部几县有湖北口音外,其他地方都基本差不多,仅仅是音调之区别。
而焦作与济源话,因临近山西,颇有晋东南话的味道,特别是带有wan音和wo音的字词,其口语全变成wo音和wu音。如:钢管说成钢锅,山坡说成山扑,馍说成目等,洛阳老城区的一些地方,上述字词发音,与焦作话也有点相似。因为这些话很有特点,这些地方的戏迷到河南卫视梨园春打擂时,还把当地方言编成节目演出,有一个女性戏迷,因用洛阳方言唱戏,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得好,而当上了当期擂主。
4、河南有几大方言?最难听懂的是哪儿的方言?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说起河南话,我们会想起很多经典的话语。例如一句有味道叫骂:咦,你个鳖孙,还有河南人都爱说的:中在河南话中,也有一些地域的分别。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为中原官话区,中原官话,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河南话的味道。其中河南有三个地方的方言,和中原官话有点差异,最难懂的,就是林州话了。林州、安阳、鹤壁这一豫北区,就是上图红色区域,当地的方言,受晋语影响,再加上这这一片比较封闭,著名的红旗渠的故事,就是在这里,
就在这个区域,保留下来晋语的味道。举个例子就能知道林州话的神奇之处的,除了林州话,河南话中和中原官话有较大区别的,就是信阳话了。信阳地区,因为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方言也有点湖北话的味道,信阳话不仅语速快,还h,f不分。对于大部分河南人来说,信阳话也是比较特殊的,更多河南历史文化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5、哪些省份和地区的方言类似河南话?全国大概多少人说河南话?
此题目,在我回答地缘文化与豫剧或河南方言时,已多有涉猎,这里再补说一下,首先说,河南方言,应指以开封和郑州一带的方言(这两地也有细微区别)。而豫南之信阳南部一带方言,为豫卾交叉之方言,有湖北方言味,焦作与济源话,带有山西方言味,洛阳老城区个别字的吐音,有的也难以听懂,如:馍、坡、湾、玩,发音不是常读音。
这些虽然也算是河南方言,但不能代表正宗河南方言,我在表达上述观点时,一些网友表示反对,称许昌、周口、商丘、洛阳、南阳方言才能代表。但我仍坚持“只有开封、郑州方言才可代表“的观点,理由是:一是开封是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市,在1954年以前还是河南省会。可以说,长时间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有代表性,
而郑州现在是全方位的中心,离开封又很近,现在正在实行郑(州)汴(开封)一体化。二是豫剧强调用河南方言来唱,而豫剧的最早发源地是在开封,因而,开封话,在豫剧里被视为正宗、规范。其次说哪些地方说河南方言,应当说,除晋东南4地市外的中原文化圈的范围内,皆说河南方言。其包括:冀南之邯郸、邢台,鲁西(南)之菏泽、聊城(以及济宁之部分县、市),皖北亳州、宿州、淮北等4地市,苏北的徐州等3地市,鄂西北的襄樊、老河口、十堰等县、市,其方言虽与开封话有细小差别,但总体上属于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区,
这些地方都是唱豫剧的地方。有人说,中原经济区的人都说河南话,这话不准确,一是河南话里有许多方言:二是中原经济区有的就不说河南话。比如:山西运城、临汾属于中原经济区,但说的和陕西关中话差不多,唱的戏是蒲剧,有点秦腔味,就是唱豫剧的晋城、长治二地市,其语言与河南济源市方言差不多,也不属正宗河南方言。还有,开始方案为中原经济区的江苏徐州,最终因为已是环渤海经济区,国务院考虑再三而未有批准,
徐州虽然最后没有划入中原经济区,但说的与河南方言基本一样,唱的是豫剧。另外,还有陕南的商南县,因多为皖豫移民,且与河南交界,故说的是河南方言,听的是豫剧,以上相临的近二十个地市的200多个县、市,约一亿多人,加上河南本省一亿人的85%的8500万人,共计1.85亿人。除过上述相临之地,还有移民集中地的说河南话者,如:陕西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以及延安市黄龙县(唯一的剧团是豫剧团〉,有资料称河南移民有8000万人,
再加上兰州等陇海铁路沿线的河南移民约3000万以上。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三个师的好多团场,其职工也是从河南、山东等豫言地走出的,以上3个数字相加,共约2.6亿人说河南方言。这与我在头条谈豫剧观众2.5亿人,基本吻合,这里说明的是,鄱阳湖周边有好多县、市的苏浙赣移民,原多为河南信阳人,说的信阳话带鄂语味,未计算在内。
6、为什么河南各地的方言差别那么大?甚至有些无法沟通?
河南省境内的方言有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官话中的中原官话,另一类是属于晋语的邯新片,晋语是北方唯一的非官话方言,中原官话是全国第一大官话方言。河南境内,晋语的邯新片方言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太行山山区一带,中原官话则分布在除上述地区之外的广大地区,包括豫北平原,河南古称中州、中原、中国,为南宋以前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自唐代以来,历朝文人墨客均把通行河南一带的方言当做通行全国的通用语。
[唐]李涪: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宋]陆游: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老学庵笔记》[宋]寇准: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说郛》[宋]路德章:浙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盱眙旅舍》[宋]陈鹄:乡音是处不同,唯京都天A朝得其正。
[明]陈全之《蓬窗目录》:杭州类汴人种族,自南渡时,至者故多汴音[明]郎锳《七修类稿》:城中(杭州城内)语音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明]王伯良:\
《西塘集》[元]周德清: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中原音韵》[元]范德机:四方偏气之语,不相通晓,惟中原汉语,四方可以通行。《木天禁-语》[元}孔齐: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南方风气不同,声音亦异,至于读书字样皆讹,轻重开合亦不辩,所谓不及中原远矣,此南方之不得其正也,《至正直记》[明]沈宠绥: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字理乘张,音义径庭,其为周郎赏者谁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韵为楷!《弦索辩讹》[明]吕坤:中原当南北之间,际清浊之会,故宋制中原雅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