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扶贫先扶智”,这其中,教育扶贫是从根本上提升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从学校层面来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适当减免扶贫对象在本校就读子女的费用,减轻扶贫对象的教育负担;为扶贫对象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比如寝室管理员、食堂员工、保洁员等类似的后勤工作岗位;如果学校中有实力雄厚的校友,可以发动校友出钱出力,通过设立爱心基金或提供工作岗位来帮助扶贫对象。
1、当下的扶贫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那么有没有针对教育的扶贫?
因学致贫,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制定教育扶贫政策:1.幼儿园学生每人每年补500元,中午有营养午夕补助每生每天3元2.小学生每学期补500元,免学杂费3.初中生每人每年补1000元4高中生补1500每生每年5大中专每人每年补2000元义务教育还补助住宿费贫困县农村学生降分入985高校对贫困户除学生成员只有就业培训,无思想教育规定,但各地对贫困户的教育方式不同,我们主要培养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要一味等靠要。
2、教育扶贫对于扶贫有哪些意义?在这方面做的好的事例有吗?
从2016年11月起,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具体扶贫路径: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和社会扶贫,所谓“扶贫先扶智”,这其中,教育扶贫是从根本上提升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国内上下各方力量集结,为教育扶贫贡献心力,从国家层面来看,先后印发了贫困地区教育脱贫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底数台账、基本情况台账、工作推进台账等措施,精准精确开展扶贫工作。
同时通过保障义务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免费教育政策等等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着力解决地区教育问题,有力地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落地、推进,同时,社会各界也不断致力于扶贫事业。上个月发布的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的60个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身影,其中,碧桂园集团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令人印象深刻,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成果可观。
同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碧桂园集团就成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资助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随后陆续建立国华纪念中学、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惠妍教育助学基金等等,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不论是扶贫还是国力提升,都离不开教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期待更多乡村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3、如何进行教育精准扶贫?
感谢邀请!首先,我认为学校和老师在扶贫方面所拥有的资源相比其它部门或个人都没有突出优势。学校和老师专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符合专业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社会分工原则,当然,如果是必须完的成任务,学校或老师也不是毫无作为。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适当减免扶贫对象在本校就读子女的费用,减轻扶贫对象的教育负担;为扶贫对象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比如寝室管理员、食堂员工、保洁员等类似的后勤工作岗位;如果学校中有实力雄厚的校友,可以发动校友出钱出力,通过设立爱心基金或提供工作岗位来帮助扶贫对象,
4、教师参加扶贫工作合适吗?
不合适!教师本身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个是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工作,大量的研究,寻找好的方法,适合学生的教育办法,照目前的形势,教师真的不适合去参加扶贫工作,这个是有其本身决定的,本来教师就忙,这个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试想一下,教师不好好教书,去扶贫,浪费的是谁的时间,是自己的吗?不是,是学生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