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季节到了,当然记得小时候放麦假的情景了。每到麦收时生产队里下地干活,中午都不让回家吃饭,麦收时中午再也不用到田间地头送饭、吃饭了,过去的那种麦收场景己成了儿时深深的回忆,小时候在农村麦收时学生会放麦假,那时由于年龄小一般会留下来帮大人打场。
1、麦收季节到了,还记得小时侯放麦假的情景吗?
你好,我是德州水上泉城,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麦收季节到了,当然记得小时候放麦假的情景了,小时候在农村麦收时学生会放麦假,那时由于年龄小一般会留下来帮大人打场。麦收时农民都要在村边的场院里将麦子粒从麦穗上弄下来,再凉晒干,装在袋子里入库,这一系列的环节统称打场,放麦假后会帮大人翻场,翻场是一项很辛苦的事,越是太阳好越要翻场。
翻场就在用木叉将麦杆麦穗翻起来,这样容易晒的均匀,有时还赶牛压场。压场就是套上牛,拉着石滚子在麦穗上碾压,使麦粒从麦穗上落下,那最不愿意干的就是翻场了,在炽热的阳光下,拿着木叉翻麦穗,不一会儿就会汗流夹背。麦假里有时也帮大人扬场,扬场就是借助风力将麦粒和麦糖分离开来。大人拿把木锨将混有麦糖的麦粒扬起,借风力将麦糖刮到一边,麦粒自由落下,
扬场时帮大人扫麦糖,也是最不愿意干的,闹不巧很容易迷眼睛的。而且不大一会儿整个人浑身是麦糖,麦假里有时也赶上抢场。抢场就是下雨天抢收凉晒的麦粒,避免被雨水淋湿,记得有一次中午刚在家想休息一下,突然天阴上来了,很快就会下雨的样子。我一下坐起来飞也似的跑到场院里,和大人一起收凉晒的麦粒,还好刚将麦粒收好就下起了大雨。
2、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麦收季节,今年的小麦产量怎么样?
大家好,我是豫北农村人,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小麦产量今年怎么样呢?以我们河南为例说说今年小麦收成怎么样。河南是中国的粮仓,粮食是我们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粮食收成好坏,直接影响百姓的生活和生命。大家可能会说,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河南产不产粮,产粮多少能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和生命?国家可以进口粮食,国家有储备粮库,
这个是不错,国家的粮库是准备不时之需。最总还是以每年农业大省的高产粮食,来为百姓生活提供保障的,俗话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今年河南的小麦收成,说实话有的地方收成不太好,以我家乡为例,岗地浇水少的地也就600斤左右,据家乡农民反映,今年小麦比往年成熟偏早,由于今年雨水少,土壤干旱比较严重,小麦浇水普遍要3一5水,小麦产量高的也能到1000斤,
3、童年麦收回忆记忆犹新,你对农村麦收时还有多少难忘记忆?
你好,我是德州水上泉城,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记得童年的时候,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每到麦收,农村的小学会放麦假。放假后小孩子都会跟着大人下地收麦子,有时也拿着镰刀学着大人的样子割麦子。每到麦收时生产队里下地干活,中午都不让回家吃饭,队长会派专人做饭,并到饭时将饭送到田间地头。那时吃的无非就是玉米面窝窝头,大白菜炖粉条的大锅菜,很少有肉的,还有白萝卜咸菜等,
大人们都是一手端碗,手心里拿个窝头,一手拿筷子,咬一口窝头吃一口菜。边吃边说,还有边吃边看报纸的,我们小孩们有时就到搭的工棚里去吃饭。所谓工棚就是用秸秆搭的窝棚,能避风挡雨,多半是晚上看守庄稼的人住的,里面挺筒陋,但在里面感觉很温馨,再以后改革开放了,农村也包田到户了,每家每户种自己的田,收自家麦子。
不再集体下地干活了,但到麦收的时候也是送饭到地头上吃,俗话说麦熟一晌,那可真是抢粮呀。到这时吃的就好多了,馒头,还得炒上个肉菜,煮上几个咸鸡蛋之类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到现在农村都实现机械化了,收麦子有自走式收割机,直接将麦粒运回家凉晒就行了,麦收时中午再也不用到田间地头送饭、吃饭了,过去的那种麦收场景己成了儿时深深的回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