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戴孝出征)所以,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这个问题,绝对的“不该杀”。先说袁崇焕能不能挽救明朝,再说他该不该杀毛文龙的问题,随着环境的改善,野猪数量明显增多,部分地区野猪成灾,农作物遭受严重的损坏,农民怨声怨天,杀吧,是国家保护动物,不杀吧,农作物减产。
1、野猪能随便杀吗?
野猪能随便杀吗?提这问题的网友,应该不是我们中国农村人(因为一些别的国家可以随便捕杀野猪,当然还是需要证件,比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至少他们家的粮食作物没有被野猪糟蹋过,或者他们家乡就没有野猪。因为我们庄稼被野猪糟蹋过的农村人都知道野猪是“不能随便捕杀的“,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在2000年就已经将野猪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国家法律规定的国家“三有“(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保护动物。
2、你觉得历史上毛文龙该不该杀?
先说袁崇焕能不能挽救明朝,再说他该不该杀毛文龙的问题,因为何可纲曾对袁崇焕说过:生文龙,是天下不幸,用文龙,是朝廷不幸,杀文龙,是公不幸。袁崇焕为何要杀毛文龙,动机在于,毛文龙破坏了他对后金的战略封锁,第一点:实事求是的讲,袁崇焕根本救不了明朝。他的作用就是把满人挡在关外,其实啊,明朝是很难救了,唯一能救的就是崇祯,但是他能力不行,政治觉悟也没有太祖、成祖高,本性又多疑。
虽然从一个“个人”的角度来说,崇祯何尝不想救,何尝不想让明朝千秋万代?但从他杀魏忠贤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既便是一个英雄,都无用武之地!(他应该杀了魏,再扶持另一个忠于他的)我们去看明史,基本就是一部皇权与文官集团不断交锋的“争权史”,所谓的“大礼仪”之争,就是“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至于像“东厂”、“西厂”这些,仅仅是皇权与文官集团交锋的“历史产物”而已。
所以,崇祯杀了魏忠贤,使得文官集团平白无辜地少了一股制衡的力量,从此之后他变成了一个“睁眼瞎子”,虽然他勤俭节约,经过了他自认为的“多方努力”之后,但仍然无力回天。(崇祯皇帝剧照)崇祯死心了,吊死在煤山,死之前说了一句话“满朝文武,无一人可用,该杀!”看看,“上下相疑”到了如此地步,明朝其实已经走入了了“忠臣亦死”的格局困境,
但是清朝和明朝这老哥俩,谁也别笑话谁!清朝末年时候,也同样走入了“崇祯困境”——国家收不上来税、大量贪官污吏的存在使得国家财富大量流入私人腰包、大量的无能无才者占据高位,使得有才有能者想干点事都要受到上下掣肘、清朝则碰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明末碰到是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时期!第二点:明亡是历史大势所然,但其进程也可以改一改嘛,那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呢?我们可以从国家经营模式去分析,首先,“制度”是立国的根本,一旦制度崩坏,国家必亡;二是执政阶层的行政纪律,这个阶层如果腐烂,国家亦亡;三是国家的法制,法治不彰,则上行下效,道德败坏,法制一旦崩溃,国家也亡。
而袁崇焕就是制度的破坏者!他凭什么杀了毛文龙?他有斩杀一品大员的生杀大权吗?没有!就算是要杀了毛文龙,那也得要上报皇帝同意吧!况且,他执行的又不是战场纪律!而是把毛文龙诳到了帐下,于是宣告十二条大罪,直接斩杀,这完全就是诛心之论!这就是无视皇权、无视纲常的制度破坏者行为!自古以来,能成事者或者是力挽狂澜的人,一定都是那些会合作的人,
连惊天动地的伟人都要承认,是四万万人民愿意与他合作,这才建立了新中国,正是有了人民的愿意合作,这才建立了千秋伟业。一看袁崇焕就不是一个会合作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口口声声地说要推行他的“平辽大计”,然而杀了毛文龙之后,袁可立、毛文龙所建立的东江海上防线顿时告破,(三方形势图)这,就是事实!在事实面前,所有的雄辩滔滔将被无坚不摧的事实所击破。
说毛文龙要反叛的、要投降的人,试问,毛文龙反了没有?没有啊!既然没有反,也没有降,就把他杀了,这不就是“莫须有”嘛,这不就是“诛心之论”吗?他只是一个割据的军阀而已,总而言之,明朝的读书人和文官集团,最爱干的就是“盖大帽子”、“诛心之论”、“语不惊人死不休”了。都说“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财”,国家就会昌盛,然而在明末,是行不通的,
严嵩是奸臣吧?抄家的时候,良田四万亩,扳倒严嵩的大忠臣徐阶徐阁老,正直之名名满天下,然而家中二十万亩良田,这算什么事,都是蛀虫,就是比比看,谁的个更大而已。(文官集团)武将仗不行的,文官就对皇帝说,“此人误国欺君,臣请斩之!”武将打仗厉害的,文官又这么说,“臣子之忠,非在其心,而在其力也!”、“宋太祖效力于周世宗,岂又不忠乎?”所以,李成梁要“养寇自重”、戚继光可谓一代兵法名家,然终其一生,朝庭给他的永远就是“3000编制”,文官说这乃“君臣相得,善始善终矣!”而袁崇焕就是出身于“文官集团”,斩毛文龙这件事情,套路一模一样!第三点:那袁崇焕到底要怎么干才好呢?其实啊,历史上已经有人干过他想要干的事了,那个人就是“郭子仪”!袁崇焕就应该要干郭子仪的活!咱们还是从“合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郭子仪礼贤于人、团结众人)中唐以后,国家军阀割据,朝庭中枢因为财政崩溃,没有办法直接“铁腕收兵权”。正是郭子仪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他正视了财政崩溃的这一个现实,正视了每一路军阀手中因为握有军队而桀骜不逊的现实,他放下了身段,以柔软的姿态穿梭于各路军阀之中,使得大唐慢慢形成合力,取得了对外防御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
就是因为郭子仪会合作啊!我们再来说说卢象升,明末年间,基本上是有钱都买不到粮,卢象升带兵的时候,带领手下兵士亲自于奋斗于田间地头,因为他大力推行了“屯田制度”,收入粮米二十万石以上。不向中央政府“吃拿卡要”而自立更生者,这才是国家良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孤悬于海外的“东江势力”的生存条件是多么的艰难,毛文龙到处找钱找粮,也不见得他有什么错的地方。
当然了,找后金做做生意也是情有可原的嘛,(卢象升戴孝出征)所以,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这个问题,绝对的“不该杀”。不管毛文龙如何,都必须要交给皇帝来处理,是杀是放都要由皇帝来决定,都已经内忧外患了,何必无视皇权,去破坏所谓的“纲常伦理制度”呢!大唐皇帝对郭子仪多次解除兵权,又多次起用,难道说郭子仪心里就不怨恨吗?当然怨恨,他又不是圣人。
3、野猪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可它却经常下山糟蹋农民庄稼,这样的野猪该不该打?
最近几年禁猎,野猪泛滥成灾,让农民伤透了脑筋,秋天,玉米,土豆还没成熟野猪就成群的到庄稼地里,连吃带祸害,土豆成片拱,玉米也咬半拉嗑圾的祸害一大片。最开始用铁盆敲当当响吓唬它们,后来时间长了,它们习惯了可能感觉没什么伤害无所谓,赶不走了,人们又开始买大量鞭炮,在看地时见它们成群下山时燃放,开始还真管用,大量鞭炮烟花让野猪闻声丧胆逃回山里,一回两回管用,可久而久知野猪又听习惯了,产生抵抗性,任你怎么放它就象没听见一样,该吃吃,照常祸害。
现在人们开始尝试用草地笨成年犬来驱赶它们,草地笨,草原护卫犬,特点不畏惧野兽,善于追踪野兽,像鹰一样锐敏,像狮子勇敢,在特殊环境可以成群悄然进攻,拼死还击,不像普通家养犬,去年一个野猪妈妈带领一群小猪下山,弟弟让他家的大黄去咬,大黄刚冲到小野猪附近,大野猪发出低沉的吼声,大黄乖乖的夹着尾巴回来了。草地笨不会,它们是牧场用来保护羊群的猎犬,敢和狼撕杀,勇敢善战,最大优势它们是成群协同作战,狼群窝狗厉害,
4、野猪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吗?杀死野猪需要追责吗?
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便捕杀,随着环境的改善,野猪数量明显增多,部分地区野猪成灾,农作物遭受严重的损坏,农民怨声怨天,杀吧,是国家保护动物,不杀吧,农作物减产,国家规定,如野猪成灾,可上报林业部门限量捕杀,由公安机关具体执行,标题写道有人捕杀野猪,没有受到处罚,那是没有被抓住,现在法律很严的,轻的三年徒刑,重的10年以上徒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