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为什么要冬眠,冬眠的蛇为何毫无自保能力

这里也必须说明下,并不是所有的蛇都会冬眠的,只有那些生活在寒带、温带的蛇才会抱团冬眠(蛇冬季群居)。蛇冬眠是因为该地区到了冬季气温会骤降,而蛇作为一种变温动物,无法在低于13℃的环境下活动,所以才被迫进入冬眠状态,以躲避严寒,在冬眠前,蛇会大量地进食,然后选择鼠洞、树根下、厚厚的落叶、岩石的缝隙等地方进行冬眠,通常蛇都是群居冬眠的,这样有利于保持温度。

1、蛇为什么要冬眠?冬眠的蛇为何毫无自保能力,连老鼠都敢欺负它?

俗话说“蛇鼠一窝”,这就是蛇和老鼠的关系,由于蛇没有自己打洞的能力,还是一种穴居动物,所以就只能进到老鼠洞里将老鼠吃掉“鸠占鹊巢”了。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蛇和老鼠天敌的关系会颠倒过来,也就是说老鼠也能吃蛇,而这种特定的情况就是蛇冬眠时,那么,蛇为何要冬眠呢?冬眠的蛇为何毫无自保能力,被老鼠吃掉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蛇为何要冬眠?冬眠是指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在寒冷的冬季会通过降低自身的体温从而进入类似于昏睡的生理状态,冬眠的动物主要以变温动物为主,当然也包括了一部分的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不同动物的冬眠的原因不同,比如哺乳动物冬眠通常是因为食物匮乏而被迫冬眠,但是,变温动物的冬眠主要原因则是温度。蛇作为变温动物也是如此,它们无法像哺乳动物那样调节自身的体温,体温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到了四季分明,冬季明显寒冷的地区,蛇会为了躲避严寒而进入冬眠的状态。不同地区的蛇冬眠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以我国北方的蛇类为例,它们通常是在每年的11月中旬陆续进入冬眠,在次年的4月份才陆续的出来活动,整个冬眠期需要持续5个月左右,但是,我国南方的一些蛇类冬眠期进入和出蛰的时间要晚和早一些,其中冬眠的时间大约在12月份,出蛰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

蛇类不同的冬眠时间是由温度决定的,作为一种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低于15℃时,蛇的活性就会降低,等到长期温度处于13℃以下时,蛇就要冬眠了,在冬眠前,蛇会大量地进食,然后选择鼠洞、树根下、厚厚的落叶、岩石的缝隙等地方进行冬眠,通常蛇都是群居冬眠的,这样有利于保持温度。因此,蛇冬眠是因为该地区到了冬季气温会骤降,而蛇作为一种变温动物,无法在低于13℃的环境下活动,所以才被迫进入冬眠状态,以躲避严寒,

蛇冬眠时,毫无防御能力吗?蛇冬眠是要分阶段的,在气温低于13℃时,蛇还是有一定的活性的,此时是蛇的入眠阶段,这个阶段的蛇并未完全进入冬眠期,如果此时惊扰了它们,必然会遭到蛇的扑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的持续降低,蛇开始进入深眠状态,深眠状态下的蛇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到极致,心跳每分钟降低到5-30次之间,其次体温与所在位置的温度几乎是一样的(冬天地下也很少会结冰),不过,由于新陈代谢速度减缓、体温较低,蛇的身体几乎是僵硬的,

此时,如果你将蛇从冬眠地拉出来,它不但不会攻击,还会被冻死。第三个阶段就是出眠阶段,出眠阶段已经是过了寒冬了,随着地温的上升,蛇的慢慢苏醒过来,此时的蛇与入眠阶段的蛇一样都是具有攻击性的。因此,说蛇冬眠时,没有防御能力,只是说深眠阶段,其他两个阶段的蛇,都有一定的攻击性和防御能力,其次,在冬季,如果持续的白天高温(暖冬),蛇也会从深眠中醒过来,这并不是什么异象,而是低温满足了蛇活动的温度,所以它们才会爬出来晒晒太阳,继续提升一下体温。

(下图为农夫与蛇,农夫就是通过自己的体温让蛇结束了深眠阶段才会被咬的)冬眠的蛇会被老鼠吃是真的吗?在我们的认知里,蛇是老鼠最大的天敌,但是在冬眠时,老鼠确实是可以吃蛇的,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相信许多小伙伴都知道大连蛇岛,上面有两万多条毒蛇,而且清一色的都是蛇岛蝮。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蛇岛蝮就是靠吃上面的老鼠和路过的海鸟生活的,

但是,仅仅是少量的老鼠和海鸟并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而且这个海岛到了夏天非常热,到了冬天非常的冷。因此,这种气候条件,成功地让冬眠的蛇又加了一眠-夏眠(温度持续高于32℃时,蛇会进入夏眠),所以,在大连蛇岛上,蛇岛蝮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由于长时间在“眠”中,给了食物链下级的老鼠逆袭的机会,

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生活在海岛上,老鼠也经常饥肠辘辘的,所以等到蛇进入了深眠阶段时,岛上的老鼠就开始了对蛇的“屠杀”,因此,也就有了“蛇吃老鼠半年,老鼠吃蛇半年”的说法。不过,在夏眠时,老鼠通常是不敢吃蛇的,因为此时的蛇躲在阴凉的地方,其体温没有下降,身体灵活性依然在,很少会进入深眠阶段,所以,老鼠对蛇岛蝮的威胁其实是集中在冬季,而“老鼠吃蛇”的真相其实是加上了老鼠偷吃蛇蛋(每年的8-10月份),

总结蛇之所以会冬眠是气候所致,热带的蛇类除了会短暂地进入夏眠外,是没有冬眠的,而只有生活在有寒冬的地区的蛇才会因为无法调节体温而被迫冬眠。蛇的冬眠分为三个阶段,在入眠和出眠时,蛇是有防御和攻击能力的,但是进入了深眠后,它就成为了任人宰割的存在,而老鼠恰恰就是趁这个时候悄悄进入蛇洞,将僵硬的蛇吃掉的,。

2、将蛇放进冰箱,它们就会冬眠吗?

首先我们得知道蛇冬眠的原因,一般呢蛇冬眠是对严寒的适应,由于蛇类的身体构造导致它们的体温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叫做变温动物或冷血动物,有人曾经测定过,当外界温度降低到6~8℃时,蛇就停止了活动;气温降至2~3℃时,蛇即进入麻痹状态。如果蛇的自身体温降至-6~-4℃时,即可以致死,

3、蛇是冷血动物,冬天的雪地里有蛇出没正常吗?如何解释?

零几年的时候,河南省漯河市的一个马场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大雪天的蛇竟然爬出了洞穴,出现在了雪地里,这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纷纷以为是蛇要成仙了。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神话故事要成真?其实,原因很简单,蛇在冬季因为温度低于10摄氏度必须需要准备冬眠;但是当温度突然升高,达到15摄氏度左右,蛇就会苏醒,出来伸个懒腰准备活动、捕猎,

而漯河市马场的蛇冬季出现在雪地里,也就是温度突然升高,达到了蛇类的活动温度的原因。因为后来据专家调查发现,由于沟边蛇窝上面堆的玉米秸秆太厚了,又有不少化肥掺杂在里面,然后一经过和雪融化后的水混合产生发酵反应,于是导致了地下蛇窝温度变高,达到了蛇类的适温,所以蛇也就爬出来了,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接下来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具体聊聊!首先,我们看下蛇为什么在冬天出现会认为不正常?俗语云,事出反常必有妖。

蛇作为一种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在大家的认知里,一旦随着季节由深秋转入冬季,温度逐渐变冷,活动就会逐渐减少,当气温到达7—8度时,蛇就必需要找到温暖干燥的洞穴进行冬眠,以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并防止被冻伤,保证自己能顺利熬过寒冷的冬季!而在冬眠这段时间,蛇基本上是不会动的。现在蛇突然出现在冬季的雪地里面,颠覆了大家的常识,搞不清到底为什么,自然就会认为非常不正常,甚至会浮想联翩,

这里也必须说明下,并不是所有的蛇都会冬眠的,只有那些生活在寒带、温带的蛇才会抱团冬眠(蛇冬季群居)。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蛇由于全年温度都可以支持蛇类活动,因此没必要冬眠,而且不同纬度的蛇冬眠时间也不一样,越是偏北的高纬度地区,蛇进入冬眠的时间越早,大概在11月份左右,一直到次年的4月左右才会苏醒。而南方地区,冬眠时间会短一些,蛇一般会在每年的12月以后才进入冬眠期,到了次年的3月份就陆续开始活动了,

如银环蛇在广西南宁4月初就开始出洞,而在浙江杭州要到5月初才开始活动。当然,冬眠的时间也是随着蛇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如在浙江,烙铁头蛇冬眠期是11月下旬至翌年4月,而五步蛇的冬眠期则是12月初到第二年三月初,总之,这么说吧,蛇的冬眠时间主要取决于寒冷季节的长短和严酷程度,以及种类的不同。不过在温带、寒带地区,无论哪种蛇都是必须进行冬眠的,这是变温动物的一种保护机制,

在这个期间,它们不吃不喝,也不动,处于一种蛰伏的状态。下雪之后的雪地里为什么会有蛇出现?既然蛇在冬眠期间受温度影响一直是处于一种蛰伏状态,不吃不喝,一动也不动,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蛇在冬季的雪地里出现的现象呢?我认为除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局部温度过高之外,还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是下雪的时间问题,天有不测风云。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可能上一秒天气还好好的,下一秒就会大雪纷飞,这就像大夏天的,突然给你来下一场冰雹,直接把农民的农作物砸的东倒西歪;初冬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也会把蛇弄得措手不及,因为这时候,虽然雪是冷的,但是士地是热的,整个大地上温度还不低,蛇还没有做好准备进入洞穴,所以也就能看到蛇在雪地上活动,如果是大山里面,可能性就更大。

不过这种情况对蛇的伤害也是最大的,突如其来的降温可能会直接要了它们的性命,其次是气候变异常。气候变化异常我相信这几年来大家一定是有感受的,并不会觉得稀奇,例如我的家乡,曾经每个冬季都会大雪纷飞,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下过大雪了,时不时还出现暖冬,大冬天的就下了几场小雪,然后气温就持续回升,蛇自然也吃不准这异常的温度。

(比如,据媒体报道,19年桃江一位市民小雪过后在山里挖冬笋时,被蛇咬伤),此时,蛇出现并不是什么奇怪事,因为这个时候虽然是冬季,但是最近几年,下雪前后气温变化让人难以捉摸,时而会出现回温,不少蛇类也“吃不准”,到底该不该出洞!所以就出现了蛇类大冬天雪地上出没的现象!再有就是极少数情况。众所周知,需要冬眠的生物在冬眠前必须要大量的进食,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量度过漫长的冬季!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蛇是无法支撑自己度过一个冬眠期的,

于是,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在感到气温合适的时候还是会铤而走险外出觅食,毕竟下雪的时候还不是很冷的,融雪的时候才冷。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另外一种少数情况是极北蝰,极北蝰蛇冬眠期非常长,它们在英国长达六个月,在北极圈附近则长达八个月之久。因此,作为一种休眠时间长体型又小的蛇,它们是不能够储存足够多的热量扛过漫长的冬季的,所以为了不在冬眠时因热量损失而丧命,极北蝰蛇进化出了一种在冬天出洞晒太阳吸收热量的习性,

并且,极北蝰蛇作为一种抗寒性极强的蛇。它们也不同于一般的蛇,一般蛇在气温低于10℃就冬眠了,而极北蝰在气温低到3℃时还可以活动,所以极北蝰蛇会在春季雪未融化时就苏醒,并进行捕食行为!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也会导致蛇出现在雪地上,那就是“地震”,地震会导致蛇冬季出现在雪地上,并且是大规模集体现身。

关于这一点原因,主要和蛇的嗅觉有关系,我们知道蛇是不能忍受刺激性气味的,特别是硫,一旦它们闻到这种气味,它们会特别排斥,而在地震前,地壳中的硫含量会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高,所以蛇即便在冬天也会出现纷纷出逃的现象!结语:蛇作为一种冷血动物,在冬季的雪地里出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主要有五个原因:1,下雪的时间问题,气温突然发生下降;2,气候变化异常,蛇也摸不准现在什么时节了;3,没有吃饱,做好冬眠准备;4,个别蛇耐低温,且进化出了特殊的习性;5,地震来临的前奏,大量蛇出逃!。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