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热现象,社会上的国学热

“国学热”就是典型的具体表现,恰似当年改革开放的“英语热”。近几年来,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意义,为国学文化的传承创建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国学对于孩子的成长裨益颇多,正确得认识中国传统国学,培养孩子懂礼貌,知礼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是传统国学的重要意义。

1、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热”现象?

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热”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国人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随之迸发。“国学热”就是典型的具体表现,恰似当年改革开放的“英语热”,过去,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在低位徘徊,国内很多人崇洋媚外,总觉得外国的一切都比自己国家的好,做梦都想跟外国沾点边,甚至以会说几句英语为荣耀。

2、社会上的国学热,是不是一种骗局?

即使不能直接说,“国学班全部是骗局”,也可以这样下定义说,“绝大多数都是骗局”,至于哪些不是骗局,理论上也许存在,但是我没有发现。最近又有一个叫王凤仪的人,号称“国学大师”,在高校开讲座,很是风光,他宣讲的“国学”,又到底有哪些精髓呢?有网友就翻看了他的演讲视频,原来这位大师在说什么:“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

我倒是很想问问,这位大师自己有没有做到?我看见小区的垃圾箱没有管理,臭气熏天,我埋怨一下,给物管和环保单位打电话投诉,我就是“恶人”了吗?一个老老实实的人,走在大街上莫名其妙被流氓打了几记耳光,按照王先生的说法,是不应该怨恨别人的,还应该主动把另外一面的脸伸过去给他们继续打,这个就是大善人了?这位王先生又说,“爱占便宜的是穷人”,“富人之所以是富人,是因为他们不爱占便宜”,

呵呵,我知道香港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李老先生,利用他的权势,阻止推出廉价房计划。因为他是大地产商,如果这样推出,就会影响到他的商业利益,为此,他必须阻扰惠民工程,好继续维系他家族的商业垄断。呜呼,原来富人不占小便宜,那是占了大便宜了,不知道为什么王先生如此鄙夷占小便宜的穷人,却不谈谈那些占大便宜的富人?诸如此类的言论,在他的“国学大讲堂”上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3、什么是国学文化?如何提高年轻人对国学的兴趣?

谢谢邀请,首先说一下我对国学的理解,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的文化和学术,主要包括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生活、礼俗、伦理等内容,这些都是国学所涵盖的范畴。近几年来,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意义,为国学文化的传承创建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举一些我家孩子学习国学前后的一些变化吧,孩子从读了《论语》、《礼记》、《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笠翁对韵》等书籍以后,对父母、对同学、对家里的亲戚、朋友,包括陌生人,从礼貌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在家中还是外面,都能与人主动问好,从比较内向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开朗。孩子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书法,从学习书法至今已有三年,无论毛笔字还是硬笔字,孩子的字体写的越来越漂亮,更为明显的是孩子的性格变化也非常大,从原来的任性、易怒变得越来越平和,

同时,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虽然孩子才上四年级,但她的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非常经典的语句。当然,国学对于孩子的成长裨益颇多,正确得认识中国传统国学,培养孩子懂礼貌,知礼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是传统国学的重要意义,国学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是我们的人格养成的基础,对国学的学习交流往往会牵扯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信仰与传承,这正是中华文化最弥足珍贵的精神。

4、现在很多人提倡给幼儿熏陶国学,大家怎么看?怎么进行国学教育呢?

大家好,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虽然我的幼儿园目前没有国学,但我挺喜欢国学的,我觉得国学,并不仅仅只《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这些专业的国学知识;也不是只有唐诗,宋词;也不是穿汉服;也不是学礼仪;当然上面的那些知识其中的某些方面,还需要环境的陶冶,礼乐的培养,除了培养孩子,还要给家长们普及国学知识!有更多育儿,教育问题,可以@Lucia0到6baby,谢谢,关注!,

5、为什么国学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大众欢迎?

国学泛指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国学的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立太平,”国人历来就有崇拜祖先的情怀,与炎黄的丰功伟绩和深厚而神秘的国学传统文化分不开,与当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不开。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秦朝、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佛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具体来说,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史学、医学、数学、伦理学、宗教学、礼俗学、考据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以及书画、音乐、戏剧、星象、建筑、数术等,国学以先秦诸子和儒家哲学为主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法家思想、兵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和杂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和社会,如何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观念。这种观念和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华人社会,也影响着当今世界,国学的当代价值,是深远无量的。学习推广国学,有利于唤起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和兴盛,

国学是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的。最初的国学是诞生于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的华夏文明圈的传统文化和各种学术思想,譬如,一直延续到孔子时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山、医、卜、命、相等五术(“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等),以及在春秋战国发展起来的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学,等等。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