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活在当下,如何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不是不能忆念过去,因为当下包含了过去;活在当下,也不是不能规划未来,因为当下包含着未来;活在当下,只是让我们放弃头脑的思辨,让心做主,让生命自然流淌。活在当下,不是不能忆念过去,因为当下包含了过去;活在当下,也不是不能规划未来,因为当下包含着未来;活在当下,只是让我们放弃头脑的思辨,让心做主,让生命自然流淌。

1、如何活在当下?

谢邀!有一位信徒问佛祖释迦牟尼:“您经常教我们活在当下,那究竟怎么做才算活在当下呢?”佛祖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如此而已。”若是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睡觉的时候想吃饭,那么,既吃不好饭,也睡不好觉,所以活在当下的人是有福之人,他们专注体验当下的快乐,不让当下的时光白白耗费,不被过去的负面情绪困扰,也不会因为未来虚无缥缈的可能而烦恼。

佛陀劝导我们,要以慧眼来看待这个世间的荣辱与危难,做到心不外求,不被外境所惑,大喜大悲面前,时刻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只有做到惭愧、感恩、忍耐、谦卑、克己、包容,我们才能够看淡身边的起起伏伏,生活才能够平淡幸福,无忧无恼。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我们睁开眼就能够看到无数的诱惑和危难,在患得患失之中,我们的心开始浮动躁乱,难以平静,

2、如何理解“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不是不能忆念过去,因为当下包含了过去;活在当下,也不是不能规划未来,因为当下包含着未来;活在当下,只是让我们放弃头脑的思辨,让心做主,让生命自然流淌!萃辰天心书院印竹、印安老师《如是我说》,关于“活在当下”是这么说的:印安说:经常听人们说到“执着”。如果其义是指“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值得提倡;如果是“坚持不放的固执或不能超脱的拘泥,

”那就是人生烦恼与痛苦的根源了。印竹说:如果不能“活在当下”,“坚持不懈的努力”也会让人烦恼痛苦;烦恼痛苦的根源实为做不到“活在当下”,而执着只是其表现形式!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要活在当下”、“我主要做好当下就好了”,“当下”这个概念好像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却很少有人正确的理解当下这个概念。当下不是某一个点,

现在我们很多人说的当下,其实指的就是现在,但如果我们拘泥在现在那个点上,便又离开当下了。当下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当下是流动的状态、不住的状态,在儒家的眼里,当下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因为当下就如同奔流不息的大川大河,不舍昼夜,不停留、不住于任何一个时间点上。

而佛家所说的当下便是《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现在,更不属于将来,但当下又包含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便是当下的魅力所在了,从这里,我们也应该能看出当下就是无住,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心能量不够,没有力量,是因为我们住在相里、住在时间里,

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现在或是住在将来,只要你住在某一个点上,你就会错过一条线、一个面,甚至三维、四维、无限维度的更广阔的天地。那么在道家眼里,当下又是如何被描述的呢?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在老子的眼中,当下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复命,是一种对常道的把握。只有我们懂得了这个宇宙的常态、人生的常态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我们便能真的明心见性了,

儒释道三家都在说当下的重要,虽然都没有用当下这个词。但所想告诉我们的便是要活在当下、把握当下、珍惜当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远离烦恼和痛苦,我们之所以会烦恼痛苦,其表现形式便是我们的执着。何为执着?“执”便是固执地要抓住一些什么;“着”是无奈的被什么东西粘住了、黏住了,“执着”便是我们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总之,我们陷入到相中了,我们停留在某个点上不能自拔了。

如何破执着?便是《金刚经》所说的不住相,只有我们不住在相里,不被外相所缠缚住、所黏住、粘住,我们不要刻意的总想抓取更多,我们便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我们对于一个人一件事,我们想去争取它或者完成它,坚持不懈的努力固然很好,但如果我们没有能够做到不住相的坚持不懈,我们便仍然会有烦恼,坚持不懈的努力,再加上不执着于结果,只是做好每一个当下,才是去除烦恼和痛苦的根本所在。

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会活在当下吧!活在当下,不是不能忆念过去,因为当下包含了过去;活在当下,也不是不能规划未来,因为当下包含着未来;活在当下,只是让我们放弃头脑的思辨,让心做主,让生命自然流淌!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如是我说》是萃辰天心书院两位极具智慧的老师的对谈,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