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家训,就是构建优良家风,进行家庭教育的训示,是前辈对晚辈的具体要求。构建“严以治家,宽以待人;敬宗睦族,孝悌至上;善行厚德,建功立业”的优良家风,作为我国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倍受国人注重,现代人生活好了,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所以个人修养的培植也就日趋重要,正如古人所言。
1、什么样的家风才算好的家风?
什么样的家风才是好家风?对这一问题,笔者试以《构建家训文化》作为回答。构建“严以治家,宽以待人;敬宗睦族,孝悌至上;善行厚德,建功立业”的优良家风,作为我国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倍受国人注重,所谓家训,就是构建优良家风,进行家庭教育的训示,是前辈对晚辈的具体要求。数千年来,许多仁人志土乃至平民百姓,均把讲求家庭伦理道德,提倡人格完善,立志修身做人,忠心报国等等,依为家庭教育的蒙学,
诸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教子诗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名句,都是构建优良家风、教育训导子女的至理名言。现代的一些专家学者和老一辈革命家,亦十分重视家训,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的示子座右铭是:“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像于钱,外圆内方。”深刻地阐述了做人应有的修养,文学大师老舍主张“宽松之中见严约,诚实是处世之本,道德为立身之阶。人生还要自奉其劳,自食其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对子女一行无言之教,二抓问题,并且抓结果。
2、您理解的家风是什么?
谢邀请☺最先想到的就是一句老话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当然自古以来就有古训持家继世,殊为难能可贵。在目前最为流行的治家理念是《朱子家训》,讲得通俗易懂,分明透彻,过去早年间,还被当成治家谨言入私塾题匾额,被誉为世代执守的不二法则。中国史上最庞大的家族,就是延亘了两千多年的孔家,还有孟家,两大家族世袭罔替,传宗接代,被世人称颂和赞誉,并且一直繁盛荣耀,他们的家规和门风也被世人称道,
进入新社会以来,人们提倡的是移风易俗的时代新风,一些糟粕性陈旧元素被剔除删改,冠之以忠诚、勇敢、勤劳、无私、无畏、孝悌、廉耻、奉献、勤勉、忠厚、本分等等诸多内涵,也都符合世人的传统习俗和人为认知,具有普世性价值观,也可以诱发和引导一些世俗偏见和执拗。个人的看法是,忠厚传家,无可厚非,理应上榜排在榜首,孝义为先,也必不可少,次席定之,勤劳辅佐,就可以光耀门楣,当然了,如果能够诗书传习,再好不过,在目前的发展眼光来看,当时一个必备选项,
现代人生活好了,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所以个人修养的培植也就日趋重要,正如古人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务必先行修身,着力提高个人的修为涵养至关重要。当然了,每个家族也都有符合地域特色和当地传统的传家理念,这里可以大同小异,不能统而概之,一以贯之,各具特色的治家理念也就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