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教育的本质,我们在书本、在课堂和老师的讲授中,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宽容、学会自省,潜移默化培养我们形成了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打拼的能力,正是通过教育赋予这些本领,我们才有了自我提升、立足社会、赚取金钱的能力,所以倒不如教育才是最大的财富。
1、如何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正确的使用金钱?
谢谢邀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之交淡如水”,“人死钱财空”,等等,如果你用这些古语,给孩子讲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和正确的使用金钱,孩子不一定能听懂道理。如果家长一心想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还真的一时难找系统的课程,其实,我们都忽略了,父母的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课堂。家庭的文化和修养在父母的言行里,家庭的教育在和孩子的陪伴里,
金钱观的教育,应该从小时候着手,让课堂更有趣味,父母就给孩子讲一些关于人与钱的故事吧。小时候,我是这么度过的,父亲有很多的故事,至今为止,还能忆起——从前王小家里很穷,学堂里的孩子一丢东西总向老师打小报告。老师为了证实真相,和孩子们一起埋伏在王小上学必经之路的草丛里,远远看见王小来了,老师把元宝放在路上,压着一个纸条。
王小近前看到纸条上写着几个字:天赐王小一锭金,王小四看无人,拿在手里,取笔添了几个字。王小走后,大家一起来看元宝,纸条上写着:外财不发命穷人!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向老师说他是“小偷”,这个故事讲了好多次。对故事的解读有三个:一是从富家子弟的角度,二是从老师的角度,三是从穷人的角度,讲钱对人的影响、人对钱的态度,
那时真是受教了许多。父亲讲给我们关于钱的故事是零碎的,和其他的故事交融一起,不定时地穿插在童年的生活里:炉火的冬夜,劳动的田间,行走的路上,日子里的陪伴都是故事,直到长大,才知道那些故事,来自鼓书、戏曲,来自日常听闻和老人的传说,来自一些生活的阅历,甚至还有自己的亲历。从他的嘴里出来,已经是再加工了,正好迎合了孩子爱听故事的喜好,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对钱的正确看法和做人的方向,
2、请问教育是拿金钱去衡量的吗?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不能通过金钱来衡量。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是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而合适的教育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其核心内涵和育人功能远非金钱所能衡量。孩子成长过程中,诸如交学费、辅导班费等费用,既是对教育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等价支付,也是对凝结着人类劳动智慧成果的知识的认可,
但是,即使在同一所学校,由同一老师教授,学习相同的知识,也会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层次与转化运用水平。再回到教育的本质,我们在书本、在课堂和老师的讲授中,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宽容、学会自省,潜移默化培养我们形成了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打拼的能力,正是通过教育赋予这些本领,我们才有了自我提升、立足社会、赚取金钱的能力,所以倒不如说,教育才是最大的财富,
3、现在的老师是为了教育还是为了金钱?
各行各业都可套用这一问。现在的一般人,是有了基本生活才被要求有理想讲情怀为事业;有理想的“特殊材料”先进人物可为了事业和情怀不计较一切,当然包括不计较生活的基本条件,现在拿老师说事。老师,是一般的人?还是特殊材料的先进人物?是一般人,就会为了有金钱的基本保证再为教育事业;特殊材料先进人物当然是先为教育事业,不计较金钱和其它条件,
4、请您认真用心的说说,我们的教育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关键在于教育体制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涉及政治改革,即使让你削弱了表面上的皮毛,顽固的教育理念依然无法动摇。另一个令人比较悲哀的是,整个教育系统里面充斥着利益的诱惑,不得不承认,众多的教育者,必须面对经济上的困惑,因为这是一个对所有人来说是最为现实的问题,目前,国家的有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研究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拭目以待。
评论